第588章與世界一起喚醒你(3)

為什麽這個人會是重陽?

對於寧家來說,他們已經通過提燈司與北宋王朝緊密結合在一起一百多年,家族內的族長一代又一代將這個名為長生的計劃傳遞下去,也已經一百多年,他們從中幾乎沒有得到什麽好處,反而削弱了家族了力量,因為大部分人其實都不理解這個計劃,即使在寧家的內部,信奉天啟的人同樣是少數,很多人都從主家之中分離出去,去經商,去做官,對於寧家來說,他們隻是存在於族譜上的名字。除了族人們的不理解,還有大量財富的投入,寧家主支做了很多事,也有了一些成果,可是大部分事情都並不能與長生計劃聯係起來。

所以在那個最重要的成果,橫斷山區之中的不死樹被發現以後,作為那名要躺進棺槨中的實驗者,竟然不是寧家的人,而是重陽這名北宋的皇室血脈,未免令人唏噓。也許是迫於皇室的壓力,也許是朝廷忍耐了寧家太久,在最後的時刻,寧家不得不作出妥協。

那一年,距離靖康恥已經沒有幾年了,靖康之前,北宋王朝歌舞升平,烈火烹油,沒有人會認為這個國家的末日即將到來,寧家上下也在等待著幾年以後,那個宗室子弟從橫斷山區中醒來,為長生計劃帶來突破性的進展。

可是一個先進的文明還是這樣毀在一個野蠻民族的手中了,至此之後很多東西都要從頭再來,走上歧路。寧家最重要的那一支,一力推動長生計劃的那一支,在汴京城破後,要麽死在了屠殺之中,要麽和兩位皇帝還有大臣嬪妃們,一同被擄掠到了北方,成為當時的漢民族幾千年來最大的恥辱中的一個數字,他們中大多數終生難以再踏足中原的土地,最後死在風雪裏。

邛崍山中的那個年輕人的存在,本就是絕對機密的事情,提燈司的那些機要文件,很大一部分和這個文明幾百年的文化積累一起,要麽被付之一炬,要麽堆在牛車上,胡亂拉到北方去,文華風流,一朝盡喪。

這樣一場浩傑,對整個文明都是毀滅性的打擊,何況是一個本就不絕如縷的計劃呢。

所以,南宋前期,一方麵是朝廷猶如喪家之犬,根本不可能再有所旁顧,另一方麵,也是因為寧家的寥寥的那幾個天啟者死於非命,無人後繼。寧家又恢複了商人的身份,與南宋政權一起偏安江南,直到南宋的中後期,新的天啟者才重新出現。

為什麽寧家每一任執掌長生計劃的族長,無不心性堅韌,矢誌不移?因為如果不是固執的人,根本不會把腦海中模糊的天意當真。重新出現的天啟者開始搜集那些幾十年前散落在各方的提燈司檔案,它們之中有一部分被南逃的士人帶著渡河,交還官邸,而提燈司的建製早就在動亂中無人問津,這些典籍檔案也就被胡亂收起來,等到天啟者重新找到它們時,幸存的這一些紙張文字,已經在潮濕與蟲蟻中損毀大半。

他們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去讀曾經的那些成果,很多東西已經一頭霧水,隻能從頭再來,即使隻是短短的幾十年,海外來客們用上千年踏出的最重要的一步,又重新退回去了。

他們不僅看不懂這些殘存的文獻,甚至不知道邛崍山中重陽的存在。直到很久以後,他們在殘片中察覺到了邛崍山的存在,推測出邛崍山在靖康之變前的提燈司中,占據很重要的位置,因為他們感覺到那幾年提燈司所有的工作重心都是圍繞著那個區域。

到這個時候,繼任者們才將目光重新轉回到邛崍山來,開始留心有關這片區域的一切信息,終於,在那樣信息極度不發達的一個年代,竟然讓他們重新找到了有關邛崍山的蛛絲馬跡。

那是一個南渡士人,回憶靖康變前,那個烈火烹油繁花似錦的年代時寫下的一些文字。其中提到了他曾經參與過北宋末年對西北的重大開拓行動,河湟開邊之中,按照他的說法,如果沒有那個突然崛起的民族,按照朝廷的經營,一步一步滅西夏,恢複那邊的漢唐故地也不是不可能,可惜這個進程被一場劇變打破了。

他還回憶到他跟隨軍隊送葬的一段經曆,他們與邛崍山中的一個少數民族展開了反複的較量,最終宋軍在屠殺之後,占領了少數民族的地下城市。

這就是天啟者們要尋找的蛛絲馬跡,他們終於將目光鎖定在了邛崍山區之中的某一片區域之中,因為他們在那裏發現了一處很多年前的戰爭遺跡,就在他們即將要循著前人的足跡,將收回的那一步重新踏出去的時候,北方的第四個強大的少數民族崛起了。

這個新的民族,比以往的任何一個都要可怕,它們不會容忍在兵鋒範圍之內存在任何一個異民族的政權。就如同北宋的開國皇帝所說,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,可惜時移世易,天下這座床榻,早已經不再屬於趙匡胤的子孫。

於是崖山之戰,轉瞬即至,十萬蹈海,風流掃地。這一次天啟者們認為,長生計劃再也經不出一次大規模的毀滅了,於是寧家決定多放下注,一方誓死跟著南宋朝廷直到崖山蹈海,一方出海遠渡,到海南、東南亞等地,另外一方,則投降了蒙元朝廷。

對長生計劃保存,作出過重要貢獻的,就是留在中原的這一脈,他們極力保存了在南宋最後幾十年整理出來的文獻,以待來日。

這個來日,一等就是九十多年以後,一個叫做朱元璋的鳳陽乞丐做了天子,在他還是一個朝不保夕的小軍閥的時候,就受到了來自自稱前宋海外遺民的幫助,這群人不僅財力雄厚,還極大保存了宋代的典章製度,為朱元璋恢複漢家製度的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。而且這群人還相當聰明,他們是最早的一批元老,卻又在軍政方麵沒有作出突出貢獻,在朱元璋的建國集團中存在感極低,但是他們表現出的忠心耿耿以及不可忽視的元老資曆,卻又使他們能夠受到皇帝的信用。

所以這群人躲過了洪武年間幾次大規模的屠殺功臣的浪潮,當建文繼位,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氣的時候,他們卻又將目光看向了北方的那位燕王,靖難之役後,這群人竟然又成了二次建國的元老,卻仍舊平平無奇。

至此,在南北兩支寧家合流以後,長生計劃再一次滾滾啟動起來了。

永樂年間,他們做了很多事,仍舊沿用宋時的機構名稱,提燈司,重新開始勘探邛崍山,但是那個幾百年前被送進邛崍山的年輕人,早就已經不知所蹤,消失在了滾滾的曆史浪潮中,甚至不知道這個人是否還活著。

但是,借助明王朝強大的國力以長期的安定,天啟者們終於還是找到了重陽,長生計劃終於取得了長足的進展,他們還在西南雲貴地區,發現了許多失去記憶的人,他們終於將目光放到廣西來,但是當時改土歸流尚未完成,在廣西的探索受到了當地少數民族的很大阻礙。反而是在西藏,他們出現了重大突破。

也就是在這個時候,天啟者們終於走到了曆史上距離天意最近的一步,在嘉靖年間,天啟者終於開始懷疑,長生並不是最終的目的,在長生的背後,長生隻是一個幌子,天意似乎還在告訴他們更多的東西。

而天意的最終指向,就是西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