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3章一個孤獨死者的信件(2)

那封信來自中國的加格達奇,小趙此前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,但總歸是大陸的某處。

小趙看著信封上那個名字,向水,這人隻寄了一封信,就是在一年前,他把信拆開,這信是用日文寫就,大致意思就是敘舊之類,另有一句,在末尾提到,“我感覺到,他的存在,如同陰魂,揮之不散。”

此句與北井正一那些話中有話的讖語如出一轍,都想要表達什麽東西,卻又刻意同一種相對朦朧的方式表述出來,似乎就像是在刻意加密,以防旁人窺視。

旁人?

小趙想到這裏,莫名其妙覺得,莫非是自己?

再將那些信件看了幾封,大多無甚意義,除了北井正一與向水二人的信件,其他大抵不能引起小趙的興趣。就是這二人的信件,他翻來覆去多看幾遍之後,也失去了興趣,正如之前所想的那樣,這信中的語言刻意模糊,除了當事人能夠品味出其中真意,旁人隻能是雲裏霧裏。

讓而這又很能夠說明問題,既然通信雙方害怕被別人窺去隱秘,那隻要在信封上加上“閱後即焚”四字,不就可以了嗎?

而前江偏偏將所有的信件紮成一捆保留下來,這又值得深究了。

想到此處,小趙腦子裏更多的疑問湧了出來,如同被打開閘門一般。比如,再回頭來看前江的遺書,其中刻意提到了他留下來的一捆信件,就好像是專門想讓人注意到它們一樣。而卻又隻是說,讓人將信件送到博物館,並沒有明示信件的內容有問題。

這是一件無比別扭,無比矛盾的事情。

通信雙方害怕隱秘被人知道,故意用朦朧的話語來隱藏信息,卻又刻意將信件保留下來。用遺書來讓人注意到信件的存在,卻又隻是讓人將信件送去圖書館。

小趙想不清,覺得莫名煩躁,他看了一眼裹屍袋,隱約覺得有一些不對。

這裹屍袋他注意過好幾次,畢竟這沒法不去注意它,就是因為多次留意,小趙對這裹屍袋的輪廓有一些印象。

那是一個死人的輪廓。

為什麽說是死人的輪廓,而不是“人”的輪廓,因為人死以後的肢體形狀會有較大的變形,經過僵硬、軟化、膨脹、腐爛、泄氣等一係列過程,其實與常人的形狀有比較大的差異。

單獨去看,或許不覺異常,但如果對比著去看,就會發現變形的情況很嚴重。

因而小趙稱那裹屍袋被撐起來的形狀為“死人的輪廓”。

而當他翻完那些信件,非但一無所獲,反而疑竇叢生之後,卻發現一直安安靜靜躺在角落裏的裹屍袋,形狀較之先前竟然有所不同了。

這種變化是很明顯的,凹凸變化,令人悚然。

冷汗一時流下,為什麽會這樣?難不成是在剛剛那一段時間裏,屍體迅速腐爛,導致形狀變化?

有可能嗎?前江屍身的劇烈變化期早已經過去了,接下來本應該都是有條不紊的降解期,不會再出現劇烈的變化,為什麽……

他站起身來,想要先從這房子裏出去再說,卻看那裹屍袋躺在那裏,屍體腹部的位置高高隆起,並且還有更加增高的趨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