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章胡誌平(1)

那還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事了。

胡誌平還年輕,作為城市青年上山下鄉到了內蒙古。

那時候的格爾沁草原真是水草豐美啊,沒有去過大草原的人,是不會理解何為風吹草低見牛羊的。

胡誌平作為知識青年,在草原上的活計倒也不重,隻是分了幾十近百頭羊,終日放牧。

那時候的牧民一個人要管住一大群羊,就需要騎馬,胡誌平唯一的困難就在於不會騎馬,騎在馬背上慢慢兒走還成,要是撒蹄子跑兩步就不行了。

那是一個下午,他騎著馬慢慢趕著一群羊去西坡那邊去吃草,草原上氣候變化得快,幾乎在眨眼之間大風就起來了。

格爾沁草原,雖說麵上還是水草豐美,但按照胡誌平後來借用的一句話就是,“外麵的架子雖未倒,內囊倒也盡上來了”。

隨著人口大遷移,中原人口再一次來到格爾沁草原,中原人的文化有一種包容性,但是很多年之後,胡誌平仍舊會憤憤的說,哪裏是包容性,分明是侵略性。

話雖偏頗,但也有一定依據,農耕文明的中原人來到草原之後,大肆開墾,改牧為耕,由於政治原因,基本上沒有草原人敢說不。

因此那個時候的格爾沁草原,外部早已經是出現風沙天氣。

胡誌明放羊的那個地方,就是已經靠近一處沙源了。

下午,他正躺在地上看書,多是偷摸從城裏帶來的“禁書”。

在抬眼之間,漫天的風沙似乎就已經起來了,暗沉的沙霧黑壓壓侵蝕而來,所過之處無一被吞噬。

很多年以後,他跟著孫子看了些科幻片兒之後,仍舊會歎著氣說,那個下午,真的好像是世界末日一樣啊。

他是第一次經曆如此大的風沙,在南方時連沙漠都不曾見過,哪兒還經曆過沙塵暴。

羊群早已經驚散,原本在一旁吃草的馬竟然受了驚向沙塵暴中心撒蹄子跑過去,多半是找不回來了。

胡誌平抬起頭,天地一片暗沉,沒有馬,跑一定是來不及的,隻能找一個地方躲躲。

西坡有一處獺子山,被草原上的獺子幾乎打洞打成蜂窩煤,他還跟著其他幾個知青去那邊兒逮過獺子。

草原上物產豐富,尤其是肉食格外豐富,獺子肉就是不可錯過的美食。隻不過再過了一些年,獺子就隨著草原以及狼群一起消失不見。

有幾個獺子老洞塌了連在一起,剛好足夠進一個人,再加上獺子山地勢還挺高,躲過風沙不是問題。

然而就在胡誌平轉身之時,卻發現沙塵暴中,有一個人自其中緩緩走出。

陰沉的天幕之下,狂風呼嘯,飛沙走石,黑雲與遼闊大地的交界之處,有一個人,牽著一匹馬,慢慢向胡誌平走過來。

天地之中,仿佛就隻剩下那個緩慢前行的人。

他驚住了,並看不清那個人的臉,那人牽著馬走了一段路之後,站住了,遠遠看著胡誌平,就這麽隔著遼闊大地的遙相對視著。

沙塵在他的身後叫囂,那人拍了拍馬,馬兒便向胡誌平跑過來,靠近之後他才發現,這正是自己走失的那一匹馬。

他騎上馬離開之前,那人遠遠的點點頭,再次轉身,慢慢走入了呼嘯移轉的沙塵之中。

胡誌平騎著馬一路狂奔,出奇的竟然沒用從馬上掉下去,死裏逃生之後,他一直沒有忘記陰沉天地之間的那道身影。

事後他曾經問過許多草原上的老牧民,他們都說不可能,除非是騰格裏(上天)的使者才能夠在沙塵暴之間來去自如。

後來,胡誌平離開了格爾沁草原,再後來,格爾沁草原就變成了格爾沁沙漠。

那算是胡誌平最後一次看見真正的格爾沁,也是他最後一次看到那個人。

很久以後,胡誌平成為了小有名氣的社會學學者,經常和一些朋友說起這個故事,自然,是沒有人相信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