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八章從六部尚書到十一部尚書

新中華帝國,紫禁城。

等到大校場的慶典結束後,眾人就是回轉金鑾殿,開始接下來的重頭戲,分封百官了。

然後新中華帝國雖然是一個新興的國家,但是在人才儲備方麵,卻是並不遜色的,甚至它還不同於那些依靠爭霸得來天下的國家,基本上第一代開國功臣都是那種打江山的武將,打江山可以,卻不擅長治國。

而新中華帝國就不同了,得益於楊嗣昌在大明的深厚人脈,還有天下書院已經在大明順利展開多年,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,所以不光是高層官員,還是那種基層小吏,全都是人手充足的。

所以接下來,就是順利的選出了文武百官,包括內閣,六部尚書什麽的。

不過既然是新朝,又是有楊山蘆參加的新朝,那自然又是和以往那些朝代不一樣的,而其中最突出的變化就是——增加了很多新的部門,而且這種變化,比起曆朝曆代以來又要激進很多。

例如唐宋以來,有設立宰相一職,但是到明初的時候,考慮到宰相一職職權太重,所以免去了宰相,而是設立內閣作為代替,但是總的變化依然不大。

而現在就不一樣了,在楊山蘆和老爹楊嗣昌進行反複研究之後,一口氣增加了五個新的部門……從原來的六部變成了十一部!

而這五個新成立的部門分別是,育才部(也就是後世的教育部)、科技部、外事部(類似於後世的外交部)、監察部、農業部。

而把育才部排在第一位(從原來掌管私塾和科舉的禮部分離出來),那也是很明顯的。

此時這個時代,以大明為例,一百個成年人中,受過教育的僅有百分之五不到,剩下的那些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,都什麽事情都是按手印的,而新中華帝國的教育程度也相差無幾。

所以這樣的國民教育程度,又如何能推動時代的發展呢?設立育才部就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了。

並且按照楊山蘆的設想,他到時候還會推行義務製教育,雖然限於目前的財力,不可能像後世那樣,推行九年製義務教育,但是楊山蘆覺得,推行最基礎的三年製義務教育,那還是大有必要的!

讓每一個娃娃三年內學會五百個字(二天學一個字),會簡單的加減乘除,能寫一份簡單的書信,這樣完成了基礎的啟蒙教育後,讓他們有了更多睜開眼睛看世界的機會,對於未來的人生道路有了更多的選擇,這是他一個穿越者,對於社會應盡的責任!

至於之所以要這麽做,原因也很簡單……就是要給他們一個機會!或者從宏觀層麵上來說,中國人並不笨,可是很多人卻沒有讀書的機會!隻能做個睜眼瞎,文盲!

想想看,當那些貧苦的家庭陷於生活所迫,幾歲的娃娃就要拿起柴刀,去割豬草,放牛放羊,忙於生計,然後直到老去,一輩子都沒能踏進學堂大門的時候,你又如何能期待他們中間,能誕生一個祖衝之,或者是郭守敬,孫思邈呢?

所以為了做到這一條,在接下來會頒布全國的《新中華律》中,就會以法律的形式寫進去,也就是會強製性規定,新中華帝國境內的所有兒童,從六到七歲就要開始接受義務教育!去書院就學!(著名的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便是“七歲就學”)如有違反者要被處以徭役!

當然楊山蘆也知道,政策雖然好,但是很多貧苦家庭,實在是不能負擔孩子上學的費用,那麽怎麽辦呢?這個時候,從歐洲掠奪來的大筆財富,就要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了……

到時候楊山蘆會規定,所以上學的孩童,一應學雜費,例如購買筆墨紙張什麽的,乃至請先生,全都不要錢!

甚至隻要你去書院上學,中午還能有一頓免費的午餐供應!還是一頓有肉的午餐哦!所以相信那些貧苦的家庭,就算是為了這頓免費的午餐,也會把自家的娃娃送去讀書的吧?畢竟誰又不想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呢?以前是沒有這種條件,可是現在呢?

而這也就是楊山蘆要把育才部單列出來,並且排在第一位的原因!他不奢望在他的推動下,國家一步登天,跑步進入科技時代!什麽電燈電話統統可以實現!那是不現實的!

但是他希望在他的推動下,國民教育能夠完成大幅度的跨越,國民的整體素質得到大幅度的提高,整個國家能夠用較短的時間,就發展到後世的科技強國,人文大國!這就是楊山蘆的目標了!

並且這裏還可以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,就例如後世的小日/本,雖然八年抗戰後都敗的那麽慘了,連自己的國家都被原/子彈炸了!國內的青壯都像大熊貓那麽稀罕了,可是為什麽就能那麽快的崛起呢?

這和他們當時已經基本完成全民教育的製度,國內沒有一個文盲的製度,是大有關係的。

所謂師夷長技以製夷,既然小日/本實踐下來的效果這麽好,為什麽我們不可以拿來使用呢?所以楊山蘆願意為此而努力!

然後再回到前麵,所以新成立的五個部門中,育才部、科技部、外事部、監察部、農業部,育才部排第一,科技部排第二,也就可以理解了,所謂學以致用,科學技術如何更快更好的轉化成生產力,那就是科技部的工作範疇了。

對此楊山蘆也已經規劃好了,那就是實行重獎!到時候凡是有了發明創造,按照對於國家民生的幫助不同,標出一至三等獎,例如一等獎獎勵一萬兩銀子!

(按照新中華帝國的物價,二十兩銀子就能舒舒服服的過一年,隻要有這樣一個發明,一輩子就等著吃香的喝辣的吧!甚至周遊世界都不在話下的!)

二等獎五千兩,就算是最低等的三等獎,獎勵一千兩銀子,一輩子都能過上體麵地生活了!

然後包括他從歐洲引進的那些科學家,都會進入到科技部,享受這種發明創造的待遇!用他們的聰明才智,成為國家助推器的一部分。

當然對此重獎,他的老爹楊嗣昌也曾疑慮過,見識了楊山蘆的種種發明(香水,羊毛衫什麽的)他對此當然是持讚成態度的,可問題是萬一發明太多,朝廷拿不出這麽多金銀怎麽辦?那不是失信於民了嗎?

而這個就要依靠於排在第三位的外事部了,依靠之前從歐洲賺來的金銀,可以支撐起國民的義務教育,但是這還遠遠不夠,如何幫助擁有上千萬人口的新帝國增強國力,匯聚天下的財富,這就需要依靠新成立的外事部了!

到時候外事部的職責就是……專門負責對外的貿易,對世界各國的協調,領導,乃至戰爭(還有一個侵占我國一百多萬平方公裏領土的白極熊還沒教訓呢,當然這是後話),都是由外事部負責,所以說,對於這些重要的事宜,都需要成立一個新的部門,來加以重視。

然後再包括接下來的監察部和農業部,想必也不用多說,總之監察部就是取代了之前的錦衣衛,但是功能更加強大,更加名正言順(後世公/安部和國/安部的合體)。

而農業部的成立,則是體現了無農不穩的思路,這同樣是需要夯實基礎的。

於是就這樣,等到楊嗣昌回歸金鑾寶殿,高坐龍椅之後,近侍就宣布了這個消息,然後大殿內的數百精英都是感覺到——新的變革已經到來了!

(當然在這之前,楊嗣昌還要玩上一出三推三讓,實在謙讓不過,才勉為其難當這個皇帝的把戲,不過他當皇帝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,所以也就一筆帶過)

甚至在這場新的變革中,有些人還是非常歡喜的……例如劉宗周。

其實劉宗周一開始隻是來參加這場開國盛典的,可是既然他來了,楊山蘆又怎麽會放他回去呢?(如果黃道周也截胡的話,估計崇禎皇帝要和他吹胡子瞪眼了!所以楊山蘆就給他留了一個)

所以楊山蘆在和他經過一番密談之後,又讓寶貝媳婦兒劉紅鯉出馬,用幫助孫女婿治理國家的名義,這位才半推半就答應下來,出任育才部的尚書!成為新帝國十一位尚書之一。

當然,劉宗周的這種改變如果放在以前,那是絕對不可想象的,要知道以前在大明的時候,他和楊嗣昌就是死對頭,甚至比老死不相往來還要嚴重!

不過現在嘛……在楊山蘆從中作為潤滑劑的情況下,兩人早已經放下成見,握手言和了……都可以算是兒女親家了,而且也都是為了國家富強,憂心憂國而產生的矛盾,並沒有本質上的衝突,所以還有什麽不可調和的嗎?

並且老實說劉宗周的才幹,隻適合於治學,不適合當官(也就是像他之前出任的大明官職,像什麽工部侍郎(掌管全國交通運輸、土木、各大製作所……),左都禦史什麽的(專門負責彈劾人),並不適合。

那時的大明官場一片黑暗,吃拿卡要,收受賄賂盛行一時,以劉宗周的耿直那是做不來的。

包括老劉頭性如烈火,眼裏揉不得沙子,所以在原本的曆史中,他不論是在魏忠賢年代,還是崇禎當政的年代,乃至是最後南明福王的年代,他以一個單純的文人去攪合官場的黑暗,隻能落得一個處處碰壁,最終的命運無不都是罷官免職,黯然回鄉)。

但是現在,他出任這個育才部的尚書,還真的是非常的適合,因為育才部的職能非常單一,隻抓教育這一塊,專管做學問!這比之前老劉頭當什麽工部侍郎,左都禦史之類的,要太對胃口了!

或者說這也是一種螺絲釘理論,隻要是放對了位置,就算是一顆螺絲釘,也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,更不要說是劉宗周這樣一位一代大儒,文學泰鬥了!由他出任育才部尚書,都可以以德服人,鎮壓文運的!

然後這樣新增五部的事情定下之後,接下來就是關於內閣製度的改變了,或者說這也是後世議會製度的雛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