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九章聖上要來了!

於是第二天,楊山蘆正在屯田裏親自勞作,劉宗周卻是急匆匆的找來了,並且看他眼裏密布血絲,顯然都是通宵未眠啊。

而等到劉宗周見到楊山蘆之後,都不廢話的,甚至都不是叫賢孫婿的,而是把楊山蘆拉出了屯田後,直接叫起了他的字。

劉宗周就是如此說道:“鎮國啊,我算是看明白了,現在能救大明百姓的隻有你!所以老夫決定了!我要推你上去!隻有你掌控更大的地盤,例如整個大同鎮,乃至整個宣大三鎮!乃至是更大的地盤,這樣大明的百姓才能活下去啊!”

“呃,老先生你是怎麽了?”看見劉宗周如此激動,並且語出驚人,楊山蘆就是嚇了一跳,心道老先生如此衝動,該不是受了什麽刺激吧……甚至說句不好聽的,怎麽喜歡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呢?

其實這就是劉宗周的性格使然,或者說劉宗周就是一個性情中人,直抒胸臆!想當初他第一次見到楊山蘆的時候,那是100個瞧不起他,甚至還當麵斥責他為奸臣之子的!

可是現在呢,卻又轉了180度的彎,居然都把他抬到如此高度,甚至說出隻有他才能救大明的話的。

接著楊山蘆再經過了解之後,這才明白其中原因……老先生身為孝子,卻痛失母親,實在是令人悲傷的一件事情,而更令他難以釋懷的是,像浙江這樣的魚米之鄉,居然都會出現流民作亂的,那麽可想而知大明其他的地方呢?所以也難怪老先生如此衝動了!

不過楊山蘆還是小看了劉宗周的衝動程度,劉宗周下一刻,都已經從袖子裏取出了一封奏折,看上麵新鮮的墨跡顯然都是連夜寫成的。

劉宗周就是異常亢奮的道:“鎮國啊,老夫這次回鄉一趟,終於弄明白了一個道理!老夫已經用自己的雙眼,已經找到了救國的辦法——那就是你把你扶上更高位!所以你就敬候佳音吧,老夫這就前往京城,親自向聖上呈上這份奏折!”

而楊山蘆聽了隻能是哭笑不得了,這位老先生到底是六十歲,還是十六歲啊!做事情能別這麽衝動嗎?或者說別認準了理就不回頭呢!而且誰要敬候佳音了!且不說聖上會不會同意,要知道自己還想低調的發展幾年,如果這樣一下子被推到風口浪尖……

不過劉宗周卻是已經不給他考慮的時間了,在和楊山蘆說完了他的這個偉大創舉之後,已經是興奮的直接拔腿而去,準備前往京城,把他的想法直達天聽了。

而且劉宗周見到崇禎的可能性還不小,別看他已經被罷官為民,但是他崇高的威望擺在那裏,並且依然還是東林黨人魁首的重要身份。

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,劉宗周受到楊山蘆的影響,也不再隻是空談國事,而是能俯下身子實際了解各種民生,也就很少和崇禎皇帝繼續唱反調了,所以他真要去麵聖的話,崇禎還是很可能會接見他的,這到時候再呈上這份奏折的話……

包括這時楊山蘆周圍的很多屬員,也都是被劉宗周的這番話給震驚得目瞪口呆的,他們雖然因為跟隨楊山蘆日久,都知道他絕非池中之物,總有潛龍騰淵的那一天的,可是現在的步驟有點亂啊!

包括楊山蘆本人,都是被劉宗周弄得有些措手不及的,而且他也知道,以這位老先生的性子,再加上他的名望,想要阻止他是不現實的,所以如今也隻能考慮會帶來的影響了。

不過這也可以算是他帶來的蝴蝶效應……他在深刻影響了一大批人的同時,這些人反過來也會影響到他,於是楊山蘆在處理了屯田的事情之後,接著就是立即召集一幹心腹,分析這件事情帶給他的影響,包括他該做出的各種應對。

鎮虜衛的官道上,劉宗周已經坐在了馬車上,一騎絕塵。

七天後,皇宮,金鑾大殿上。

在經過一番運作,順利得到召見的劉宗周,正在崇禎的麵前慷慨陳詞,言辭犀利地說出了他的主張——救天下者唯有楊山蘆!並且還不顧在場文武百官的震驚,當場呈上了那份奏折。

並且劉宗周除此之外,他還另外獻上了一份萬民書!所謂的萬民書,就是由一萬個老百姓寫成的請命書!

這可是劉宗周發動手下弟子,跑遍了整個陽和道東路(劉宗周上京後交代他的弟子們辦的),找到那些願意為楊山蘆請命的老百姓,然後把他們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全部寫在上麵,這樣有根有據!當然這些老百姓們幾乎都不會寫字,可是沒關係,他們都會咬破自己的手指,按上血手印!

所以現在的崇禎皇帝,看著劉宗周這封言辭激烈的奏折,然後又看著這份有著一萬個血手印的萬民書,他就是陷入了沉思……為什麽同樣一個人,對他的評價卻是截然不同的呢?

因為這段時間以來,他就是一直收到了各種彈劾楊山蘆的奏折,甚至數量之多,都快要把他的禦案給堆滿了!

至於事情的起因也是很明顯的,楊山蘆這次大刀闊斧地對整個陽和道東路進行大治理,並且是從上到下的大治理!其他的不說,光是趕走的有品級的官員(各種貪官),就是多達三四百人!

這三四百個是什麽人,其中最低的都是正六品武官,乃至上過他禦覽揭帖的正五品以上的高官,都有上百個之多的,可是現在呢,全部被他趕走了!

所謂斷人財路,如殺人父母,這三四百人雖然不敢正麵對抗楊山蘆,但是他們每個人的身後都有靠山,再加上他們為官幾十年,都有錯綜複雜的關係……既然你觸犯了我的根本利益,那我也就必須和你拚到底了!

所以很快的,朝廷中就以代王朱傳火齊為首(建藩於大同府),聯合一些京中勳貴,外加一大批朝中官員,那是一起彈劾楊山蘆……各種奏折鋪天蓋地,什麽罔顧國法,任人唯親,乃至把整個陽和道東路變成他一言堂的趨勢……反正是各種髒水怎麽髒怎麽往他身上潑啊!

不過在這裏不得不說一句,崇禎皇帝頂住了這份壓力!他依然對楊山蘆信任有加!他依然記得當初他和楊山蘆君臣奏對的時候,他金口玉言對他說過的承諾,隻要他楊山蘆做的事情無愧於大明,無愧於社稷,他崇禎就是他最堅實的後盾!

所以這麽多奏折,都是被他留中不發的。(所謂的留中,就是把大臣上的奏章留置宮禁之中,不批複,不交辦,就這樣晾著)

可是就算這樣,崇禎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,因為這些大臣們,都像吃了槍藥似的每天都上彈劾的奏折,搞得崇禎不勝其煩啊!可是現在呢,在看了劉宗周這份‘別出心裁’的奏折之後,崇禎皇帝卻是震驚了……難道自己還小看了楊愛卿?

畢竟他太清楚劉宗周的為人了,這位老先生雖然當初多次頂撞過他,甚至是以死相諫的,可是對於這位老先生的風骨,還是非常敬佩的,那真的是貧賤不能移,富貴不能**,士人的楷模,文人的表率!

可是現在呢,這樣的人物居然都站出來力挺楊山蘆?甚至還是如此的高調?把楊山蘆吹的簡直天下地下絕無僅有,乃至拯救大明的希望,都係於他一人身上?

隻是,這正搔到了崇禎的癢處啊……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隨著這次罕見的大災年持續深入,整個大明的形勢日益艱難!各地請求賑災的奏折如同雪片般飛來,讓崇禎都是深感頭痛的!

甚至崇禎都不敢想象的,如果沒有之前楊山蘆力挽狂瀾,消滅了張獻忠、羅汝才這獻曹二賊!又開發了瓊州島,持續有米糧供應,現在的大明江山,真不知道是如何模樣呢!(在原本的曆史中,這時的張獻忠已經重新起複,配合這次大災年的無數流民,大明的半壁江山已經盡數糜爛)

可就算是這樣,現在的崇禎也已經是焦頭爛額,包括他一次次問計戶部尚書,戶部總管天下錢糧,可有辦法?得到的回答也隻有二個字——沒轍。

所以現在呢,忽然看到劉宗周送來的一線曙光,崇禎就是忽然心有所動……當然,此事事關重大,不是可以輕易決斷的。

於是崇禎就是看了看依舊在等他回複的劉宗周,和顏悅色地說道:“老愛卿(劉宗周已經是草民之身,不過為了顯示對他的親近,依然如此稱呼),你的一片為國忠心,朕已經看到了,對於你的提議,朕也會慎重考慮的。”

不過不得不說,劉宗周怎麽就是‘一根筋’呢,崇禎都這麽說了,包括在場那些彈劾楊山蘆的官員,都是對他怒目而視的,恨不得扒了這個老家夥的皮!劉宗周卻還是說道:“皇上啊,這已經是拯救大明的唯一希望了,所以你要早下決斷啊,不然的話老臣可是明天還要來的!”

“朕知道了!”好吧,如果是在以往,劉宗周如此‘不知進退’,崇禎肯定是不喜的,不過現在嘛,既然對他的感觀發生了變化,崇禎也就變得欣賞起劉宗周來……這才是國之忠臣啊!

(在此多說一句,其實東林黨人大多都是愛國的,隻是找不到正確的方向而已,所以才會出現楊繼盛誤國這種事來,而現在隻要找準了方向,那還是很有能量的)

不說劉宗周退朝之後,開始聯係其他東林黨人,繼續為楊山蘆造勢,就說崇禎皇帝,等到退朝之後越想越覺得有道理……看來是得給楊山蘆壓一些更重的擔子了!

當然崇禎也知道,所謂耳聽為虛,眼見為實,這個即將做出的決定事關重大,關乎萬民!所以還是需要親自前往東路看看(劉宗周這次返鄉的‘社會實踐’也觸動了他),隻有真正地了解實際情況後,才能作出正確的決斷啊!

不過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,崇禎叫人查閱了一下地圖,這裏前往東路,一來一回要十幾天,再加上還需要用上二三天進行考察,所以差不多都要離開大半個月的,這麽長的時間……

所以崇禎知道瞞不住,就找來了內閣首輔劉宇亮,和內閣次輔楊嗣昌等人,告訴他們自己要前往東路進行實地考察,到時候朝廷中的奏折就由他們代為批閱(內閣輔臣們本來就有票擬之權),當然如果是真正事關重大的事情,他們無法作出決定的,可以飛鴿傳書來通知他。

而得知崇禎要離開京城,內閣首輔劉宇亮是非常震驚的,而且按理說以他內閣首輔的身份,應該堅決予以阻攔的!(崇禎身份顯貴,不能離開京畿)不過這位內閣首輔一向信奉明哲保身,然後他再看看崇禎去意已決,所以也就根本沒做什麽勸說的。

反倒是次輔楊嗣昌,雖然他也不讚成崇禎皇帝離開京城,但是得知他是要去陽和道東路考察,楊嗣昌就是改變了主意……

要知道這次那麽多人彈劾楊山蘆,讓他非常惱火的!隻是這次的來頭太大,又是王爺又是勳貴的,他也有些頂不住……所以能借此機會,讓聖上看到蘆兒做出的功績,然後狠狠訓斥那些人,那應該是好的吧……

既然內閣中分量最重的兩位人物,都沒有反對,這件事情就定下來了——崇禎要開始他登基以來的第一次離京!

當然原本崇禎是非常勤奮的,幾乎天天上朝,現在忽然消失半個月,不是要引起那些大臣們猜疑的嗎?不過這是難不倒這些內閣輔臣們的,他們商量之後的說法就是,皇上龍體欠安,偶患小疾,這樣對那些大臣蒙混過去即可。

不過不管怎麽說,皇帝出行不是小事,身邊必須有強悍武力護衛,不過現在京城的主要武裝力量,也就是京師三大營,早就是武備鬆弛,不堪使用。

不過現在的朝廷非常窘迫,除了這些人之外,還真沒有什麽可用的武裝力量,最後也隻能在矮子裏麵拔長子,從三大營中挑選出了五百軍士,另外還從錦衣衛中挑選了五百精幹的番子(錦衣衛原本就是皇家的禦林軍,皇帝的衛隊),這樣合計1000人出發的。

另外這次出行,崇禎還帶上了他的心腹太監王承恩,外加總領三大營的勳臣之後,武平侯陳世恩,這樣一文一武,來進行陪王伴駕的。

當然這次是秘密出行,所以這一千人就是輕衣簡行,悄悄地離開京城之後,這才浩浩****的前往陽和道東路而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