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明末遼東明軍陣亡將領名錄

遼東明軍陣亡將領名錄,從約1610年,努爾哈赤十三副盔甲起兵開始。

1、撫順張承胤,明遼東巡撫李維翰得到撫順失陷的敗報,急檄總兵官張承胤,張承胤領兵萬餘人,尾追後金軍隊。

努爾哈赤命大貝勒代善、四貝勒皇太極統軍三麵環攻明軍,並利用風沙大作的有利天時,山巒密林的有利地形,奮勇作戰,猛攻明軍。

明軍大潰,張承胤戰死,將士死者萬人,生還者十無一二。張承胤是明朝同後金作戰第一個戰死的總兵官。

2、清河鄒儲賢,後金大軍圍清河城。守城副將鄒儲賢等率兵一萬,嬰城固守。守城明軍,千名炮手,從城上施放火器,八旗兵死傷千餘。

努爾哈赤命軍士頭遮厚板、粗木,冒炮火,頂矢石,從城牆下,奮勇挖牆。城東北角,被挖開大洞。後金軍湧入,城陷。

鄒儲賢被甲登城,率親丁,守城南。李永芳從城外招降,鄒儲賢答道:“你既投彼,則無朋友之義,可速去,不然,且放箭!”李永芳無功而還,鄒儲賢力戰而死,兵民萬人,全部陷沒。明失清河,全遼震動。

3、薩爾滸戰役,杜鬆、王宣、趙夢麟(三月初一日,杜鬆軍馳至薩爾滸(今撫順大夥房水庫地方)山口。前軍遭遇八旗兵伏擊,後軍又受截擊,兵傷馬斃,銳氣大挫,被迫分軍為二:一在吉林崖,一在薩爾滸。

這時,努爾哈赤趕到軍前,決定先集中兵力,破薩爾滸明軍大營。命左翼四旗和右翼二旗,共六旗兵4萬餘人,以絕對優勢的兵力,馳向明軍薩爾滸大營,並以另二旗兵前去牽製吉林崖杜鬆大營。

明軍立營結陣,放火銃,發巨炮,*爆發,血肉橫飛。八旗兵仰麵扣射,萬矢如雨;鐵甲騎軍,奮力衝擊,一鼓攻下薩爾滸明軍大營。

杜鬆所在的吉林崖大營,得到薩爾滸的敗報之後,軍心動搖。

這時,後金軍攻打薩爾滸的六旗兵,同部署在吉林崖的兩旗兵,匯聚一起,八旗合力,攻打杜鬆軍。杜鬆親率官兵,“奮戰數十餘陣,欲圖聚占山頭,以高臨下,不意樹林複起伏兵,對壘鏖戰,天時昏暮,彼此混殺”。

八旗勁旅在河畔與莽林,山麓與穀地,以數倍於杜鬆的兵力,將明軍團團圍住。明軍點燃火炬,從明擊暗,銃炮打入叢林,野草瑟縮,萬木染紅。

八旗軍從暗擊明,箭矢如雨。杜鬆雖左右衝殺,但矢盡力竭,落馬而死。總兵王宣、趙夢麟也戰死。明西路大軍全軍覆沒,橫屍山野,血流成渠!)

龔念遂(爾哈赤盡管有三倍於馬林軍的兵力,還是集中兵力,先砍龔念遂營。努爾哈赤親自率領一千精騎,朝著龔念遂營薄弱的一隅猛衝,突破一個缺口。隨後八旗兵像洪水似的湧入,參將龔念遂戰死,全營敗沒。)

馬林的兩個兒子——馬燃、馬熠(間崖的馬林營防守嚴整。努爾哈赤命“先據山巔,向下衝擊”。三大貝勒各率兵急進,衝向馬林營。營中明軍發鳥槍、放巨炮,但“火未及用,刃已加頸”。

兩軍短兵相接,騎兵橫馳,利刃飛舞。正在酣戰之際,馬林一看形勢不妙,帶著幾個隨從騎馬先跑了。軍無主帥,群龍無首,四麵潰散,全營皆沒。馬林的兩個兒子——馬燃、馬熠,也戰死於尚間崖。)

劉綎(四日,努爾哈赤派降順漢人裝扮成杜鬆軍卒,騙劉綎說:杜大帥請您快去和他會合。劉綎說:我們同為大帥,他給我傳令,難道我是他的副手嗎!

這人說:我們主帥因為事情緊急才這樣做。劉綎說:那為什麽不發信炮呢?這人說:邊塞之地點烽堠不便,不如騎快馬更快捷些。劉綎這才相信。

努爾哈赤密令以剛繳獲的杜鬆軍大炮,燃炮“傳報”。劉綎軍在阿布達裏岡山穀的行進途中,“遙聞大炮三聲,隱隱發於西北”,以為西路杜鬆大軍已到。劉綎唯恐杜鬆獨得頭功,急命火速進軍。

阿布達裏岡一帶,重巒疊嶂,隘路險夷,馬不能成列,兵不能成伍,劉綎督令兵馬單列急進。後金軍伏兵四起,上下夾攻,首尾齊擊,彌山滿穀,四圍廝殺。

建州兵假杜將軍旗幟奄至,綎不之備,遂闌入陣,陣亂。綎中流矢,傷左臂。又戰,複傷右臂。綎猶鏖戰不已。自巳至酉,內外斷絕。綎麵中一刀,截去半頰,猶左右衝突,手殲數十人而死。

也就是說,建州的軍隊打著杜鬆軍的旗幟突入劉綎軍中,劉綎軍猝不及防,一下被打亂。

劉綎兩臂受傷,依舊奮戰,被刀削去半邊臉,還在左右衝殺,死得異常慘烈。其養子劉招孫,“負綎屍,手挾刃”,與後金軍拚殺,力竭而死。)

4、開原馬林、副將於化龍、參將高貞、遊擊於守誌、招兵遊擊任國忠(八旗軍馳抵開原城下,馬林先期全無偵探,來不及布防,慌忙登城守禦。

八旗軍一麵在南、西、北三門攻城,布戰車,豎雲梯,魚貫而上,沿城衝殺,殺得城上守兵潰散;一麵布重兵於東門,進行奪門血戰。

自卯至巳(6~10時),兩個時辰,攻衝三陣,爭戰激烈。由於後金派進的諜工“開門內應”,八旗兵得以奪門進城。攝道事鄭之範臨陣倉惶,身受箭傷,下城乘馬,帶領家丁,從北門逃遁。後鄭之範被逮,死於獄中。

開原城失陷,副將於化龍、參將高貞、遊擊於守誌等、招兵遊擊任國忠等皆死,馬林被斬。)

5、鐵嶺遊擊喻成名、吳貢卿、史鳳鳴、李克泰(城上遊擊喻成名、吳貢卿、史鳳鳴、李克泰等率軍堅守,放火炮,發矢石,八旗兵死傷很多。鐵嶺兵民,“一城皆忠義”,拚死守城。被收買的明“參將丁碧開門迎敵”。

丁碧打開城門,後金軍就蜂擁而入。所以努爾哈赤打鐵嶺時雖然經過激戰,但因為有內應,沒有重大傷亡。明遊擊喻成名等因外無援兵,內有叛徒,城陷之後,力戰陣亡。

鐵嶺失陷後,城中士卒遭到殘酷的屠殺。後金屯兵三日,將所獲人畜,論功分賞給三軍。)

6、沈陽賀世賢、尤世功(第二年(天啟元年)的農曆三月十二,建州叛軍大舉進攻沈陽。總兵官賀世賢、尤世功出城力戰,敗還。明日,蒙古降人果然內應,城於是被攻破,二將戰死。)

總兵官陳策、童仲揆(總兵官陳策、童仲揆等率領浙江兵,也就是戚家軍、四川兵和土家族土司私兵的援遼軍3萬餘人赴援,在混河與叛軍惡戰,亦戰敗陣亡。)

7、遼陽袁應泰(三月十九,叛軍臨城。袁應泰親自指揮總兵官侯世祿、李秉誠、梁仲善、薑弼、朱萬良等率領諸軍出城五裏迎戰!

因為分兵,加上精銳部隊已經在沈陽和渾河損失殆盡,官軍作戰不利,損失了不少部隊。

晚上,應泰宿營中,不入城。明日,叛軍掘城西閘以泄濠水,分兵塞城東水口,擊敗諸將的援軍,遂渡過壕溝,怪叫著殺向城門。

鏖戰良久,叛軍騎兵從其它地方趕來增援的越來越多,諸將兵都被擊敗,向遼陽城潰走,被殺被溺死的不計其數。

袁應泰感到大勢不妙,於是入城,與巡按禦史張銓(齊黨成員)等人分別到各個城門督戰固守。

按察使司的幾位派出官員(估計是道員)高出、牛維曜、胡嘉棟及督餉郎中傅國一齊逾城逃遁,人心逐漸渙散。

又過了一天,叛軍攻城更加猛烈,袁應泰指揮諸軍列楯(大盾牌)大戰,又敗。薄暮,譙樓失火,賊兵從小西門入城,城中大亂,蒙古降人和一些漢奸引導叛軍撲向各個要地。

袁應泰坐在城樓上,知道大勢已去,長歎著對謂張銓曰:“您沒有守城的責任,應該快逃走。吾就死在這裏了。”遂佩著尚方寶劍和官印自縊而死。)

8、廣寧之戰孫得功、參將鮑承甫、劉渠、祁秉忠、羅一貫(以降將李永芳作為內應,孫得功做先鋒,調出廣寧、閭陽的守兵去攻打後金軍隊。

祖大壽率領會合明將祁秉忠進戰,熊廷弼派部將劉渠支援,雙方戰於平陽橋(今遼寧大虎山南八家子附近)。

孫得功和參將鮑承甫一交鋒即行逃亡,劉渠、祁秉忠戰死。西平堡守將羅一貫殞國)

兵備道參政高邦佐(獨自赴鬆山(遼寧錦縣鬆山鄉),長歎:“不能存廣寧,何顏入關!”遂自縊死。)

9、寧遠之戰遊擊金冠,武訥格統領的後金騎兵,分列12隊,武納格居中,撲向位於島“龍頭”上的囤糧城。

島上明軍,“鑿冰寒苦,既無盔甲、兵械,又係水手,不能耐戰,且以寡不敵眾”;不料大雪紛飛,冰濠重新凍合。後金騎兵,履冰馳進,從靺鞨口登岸,攻入囤糧城北門,猛烈廝殺,衝進城中。

後金騎兵馳突亂斫(zhuó),島上水兵陣腳遂亂。後金軍火焚城中囤積糧料,濃煙蔽島,火光衝天。

旋即轉攻東山,萬騎馳衝;巳時,並攻西山,一路湧殺。後金軍的馳突攻殺,受到明守島官兵的拚死抵抗,島中諸將,金冠先死,而姚與賢等皆力戰而死。

都司王錫斧、季士登、吳國勳、姚與賢,艟總王朝臣、張士奇、吳惟進皆死。

10、鬆錦大戰,總兵楊國柱(兵部尚書陳新甲主張速戰速決,催承疇進軍。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承疇在寧遠誓師,率八總兵、十三萬人,二十八日抵錦州城南乳峰山一帶。

二十九日,命總兵楊國柱率領所部攻打西石門,楊國柱中箭身亡。)

總兵邱民仰、王廷臣、曹變蛟(明軍“因餉乏,議回寧遠就食”,決定分成兩路突圍,屆時“各帥爭馳,馬步自相蹂踐”!

廣個告,真心不錯,值得裝個,竟然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!

總兵吳三桂、王樸等逃入杏山,總兵馬科、李輔明等奔入塔山。

承疇等人突圍未成,困守鬆山城,幾次組織突圍,皆告失敗,不久“轉餉路絕,闔城食盡”,鬆山副將夏承德遣人密約降清,以為內應。

崇禎十五年(1642年)二月十八日城陷,總兵邱民仰、王廷臣、曹變蛟被殺!

11、崇禎十六年李輔明、袁尚仁(崇禎八年追隨祖寬。崇禎十四年爆發鬆錦之戰,宣化總兵楊國柱中箭身亡,以山西總兵李輔明代之。明軍大敗,李輔明等奔入塔山!

崇禎十六年為援剿總兵,是年冬天清軍進犯寧遠。輔明奉命馳援,力戰歿於陣。濟爾哈朗斬殺明總兵李輔明、袁尚仁,並攻取中前所。)